注:本平臺為第三方資訊平臺,不是院校官方,網站內所有信息只做參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為準,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詢在線客服尋求幫助。
占肖衛課題組3篇論文入選2017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于2018年11月1日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北京大學共有8篇論文入選2017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其中3篇來自工學院占肖衛課題組。這3篇論文分別是:(1) Fused Nonacyclic Electron Acceptors for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336–1343. Web of Science引用270次,Google Scholar引用315次。(2) Single-Junction Binary-Blend Nonfulleren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12.1% Efficiency, Adv. Mater., 2017, 29, 1700144. Web of Science引用264次,Google Scholar引用361次。(3) Mapping Polymer Donors towards High-Efficiency Fullerene Free Organic Solar Cells, Adv. Mater., 2017, 29, 1604155. Web of Science引用170次,Google Scholar引用221次。
2015年至2016年,占肖衛課題組也有3篇論文入選: (4)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 Acceptor with Thienyl Side Chains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s, J. Am. Chem. Soc., 2016, 138, 4955?4961. Web of Science引用411次,Google Scholar引用493次。(5) A Facile Planar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 for As-Cast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8.71% Efficiency, J. Am. Chem. Soc., 2016, 138, 2973?2976. Web of Science引用347次,Google Scholar引用399次。(6) An Electron Acceptor Challenging Fullerenes for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Adv. Mater., 2015, 27, 1170–1174. Web of Science引用750次,Google Scholar引用906次。
以上6篇論文均為研究型論文,均入選ESI熱點論文和ESI高被引論文。這些工作都是該課題組在稠環電子受體研究中取得的重要進展。
占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太陽能電池領域做出了開創性和引領性貢獻。特別是2015年以來,他們提出了稠環電子受體新概念,創造了高性能稠環電子受體新材料體系,發明了明星分子ITIC。他們的原創性工作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跟進,國內外130個研究組使用ITIC類稠環電子受體。近3年來,因稠環電子受體的誕生,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由不到7%迅速飆升到17%,大大超越富勒烯體系。從此,有機太陽能電池進入非富勒烯時代,邁向新紀元。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想咨詢的同學請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