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入學“社會理論、歷史與方法”試題
一、名詞解釋(以下7題請選擇5題作答,每題4分,共20分)
1.嵌入性 (embeddedness)
2.商品拜物教 (commodity fetishism)[卡爾·馬克思]
3.文化自覺
4.時間序列分析
5.多層線性模型
6.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
7.自我的他性
二、簡答題(以下6題請選擇4題作答,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帕森斯《社會行動的結構》(1937)在社會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2.簡述費孝通對社會學本土化(中國化)的主要貢獻。
3.簡述聚類分析和潛類分析之間的異同。
4.什么是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與單次的橫截面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相比,縱貫研究的長處是什么?
5.簡述斯騰伯格的愛情三成分理論。
6.簡釋下圖帶有數字的符號及其關系:
三、論述題(以下4題請選擇2題作答,每題20分,共40分)
1.試從相對剝奪理論(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出發,論述貧困的成因并設計扶貧的策略。
2.如何理解“批判”?它與“解釋”和“闡釋”的旨趣差異何在?
3.假如讓你做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器機構的宣傳員,說服人們生前自愿表示在死后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請根據社會心理學關于說服的研究設計你的說服策略和路徑。
4.試論“文化事實”的物質性。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