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入學“社會理論、歷史與方法”試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社會事實(涂爾干)
2.系統整合(盧曼)
3.結構的二重性
4.內部一致性系數(Internal consistency)
5.觀察者效應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文明沖突論”的內容、理論、現實意義及其存在的問題。
2.簡述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思想。
3.有人在數據清理(data cleaning)中用均值替代缺失值。你認為這樣處理的利弊何在?
4.試舉一例,說明概念界定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試析卡爾·馬克思、馬克斯·韋伯與埃米爾·涂爾干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方面的異同。
2.試論質性研究中的研究信度和效度問題,并嘗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